紹興居民收入增速,拿下全省第一名!你賺了多少?
2025-04-29 13:26 來源:
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雙線飄紅,差距持續縮小。根據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紹興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1元,同比增長6.4%,增速全省第一。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13元,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4元,增長7.1%,兩項增速均列全省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倍差1.74,同比縮小0.02,城鄉協調、共富同行的美麗發展圖景更加清晰。
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城市發展基本面的強勁支撐,堅實的經濟基礎和市場主體更是關鍵。一季度,紹興市生產總值200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2%,增速領跑全省。農業、工業、服務業及消費與外貿均呈現出強增長態勢,為全體居民增收創造了有力條件。
宏觀經濟數據的背后,是城鄉同頻發力的發展特性。一季度數據直觀展示了農村居民收入的績優情況,這意味著農民增收路徑得到了進一步拓寬。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離不開鄉村振興戰略、“千萬工程”等宏觀決策的引領作用。聚焦紹興實際,則是紹興市大力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共富工坊激活鄉村經濟等一系列強村富民政策帶來的正效應。

“榧鄉紅櫻”共富工坊工人正在曬香榧果
位于紹興諸暨市趙家鎮花明泉村的“榧鄉紅櫻”共富工坊,已然成為當地村民家門口的致富平臺。隨著工坊內香榧開口機的加速運轉,一顆顆香榧被妥善處理,隨后分揀裝入精致的包裝盒里,再由經銷商選購售賣變成“真金白銀”。作為國內最大的香榧古樹集聚地,趙家鎮擁有香榧古樹群120余個。該鎮以“榧鄉紅櫻”共富工坊為中心,在種植端向榧農推廣優質種苗,在培育端引進技術和人才,在處理端為農村閑置勞動力提供崗位,在解決農民就業難題的同時有效實現了產業現代化發展和村集體經濟增收的齊頭并進。
2024年,紹興市出臺《深化黨建聯建機制打造興村共富鏈 全面賦能“和美越鄉”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紹興市將打造綜合產值超10億元的農業全產業鏈12條以上,建成10個高水平農村共富片區。共富工坊正是全面打造興村共富鏈,實現農民增收、集體增富、企業增效、產業增值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紹興市已建成各類共富工坊900余個,成功吸納3.9萬余農民在家門口就業,人均月增收2800余元。
在更廣袤的田野之間,閑置農房激活、農村股份制改革、農特產品全鏈條升級、農文旅重大項目建設等舉措的加速演進,節點帶動片區、片區撬動全域,真正讓農村“火”起來、農業“旺”起來、農民“富”起來。
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則可歸結為“政策+市場”的雙輪驅動。如果說工資性收入穩定增長是支撐居民收入增長的重要因素,那么穩就業是確保工資收入的重要手段。今年春節剛過,紹興市各區、縣(市)搶抓穩崗留崗、返崗復工“黃金期”,鉚足勁頭唱起招工大戲。不僅如此,紹興市年初更是推出了包括鼓勵企業連續生產、開展春風送暖幫扶慰問、提供總額達3000萬元的“新紹興人”消費福利、做好返鄉返崗服務保障、發揮失業保險穩崗作用、支持穩崗擴崗融資貸款等在內的一攬子穩崗留工政策。記者從紹興市人力社保局獲悉,1—3月,紹興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71萬人,新增就業大學生2.8萬人;通過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為2.24萬重點群體提供就業幫扶。在金融賦能方面,進一步擴大“浙崗貸”信貸規模,為39家吸納就業人數多、穩崗效果好、用工規范的小微企業發放“浙崗貸”2.37億元。
民營經濟活力迸發強化了穩崗留工的良好態勢,成為穩就業、促增收的核心力量。截至3月底,紹興市在冊經營主體達81.69萬戶,同比增長3.89%。其中企業26.14萬戶,同比增長3.37%。值得一提的是,1—2月,規模以上服務業民營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1.3%,平均用工人數增長26.5%。
消費市場的提振復蘇同樣為居民增收帶來了利好。今年以來,政府大手筆推行“以舊換新”政策,以挖掘市場存量拉動增長,進一步激活居民消費熱情;同時,連續第五年開展消費券發放活動,吸引188.33萬人次參與“派券”,惠及商戶9.41萬戶,帶動了相關產業逆勢而上。
來源:紹興日報
編輯:章夢霞
審核:孫昭
終審:章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