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有個載入史冊的“九廠兩院”,你去過嗎?
2021-04-18 17:23
“陳溪山水美十分,陳溪人,敢作敢為有雄心!支部書記黃志民,發動黨員干革命;帶頭墾荒為人們,開展反饑餓斗爭;然后組織青年人,游擊隊伍人員增……”竹隱陳溪景區內,緊挨著新晉網紅打卡點陳溪鯉魚壩,一處雅靜素樸的四合院傳來陣陣婉轉動聽的蓮花落,演唱者是陳溪鄉陳家岙村村干部鐘王澤,歌頌的便是紅色陳溪。

這座四合院是浙東新四軍后勤基地紀念館,于201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紀念館大門口,只見黑紅色的大門,上方一塊黑底的匾上“浙東新四軍后勤基地紀念館”12個金色大字顯得格外莊重、醒目。紀念館內陳列著抗幣糧票、槍支彈藥、衣物被褥等戰斗及生活用品……

浙東新四軍后勤基地紀念館內部共有三大展廳,通過圖片、文字、實物、場景模擬等方式,分“點燃火種、開辟基地、堅持斗爭、為國捐軀、奮斗不止”5大篇章,生動形象地展示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在陳溪珍坑建立第一個黨支部、開辟“九廠兩院”后勤基地以及陳溪人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支援戰斗的熱血場景。

1945年初,抗戰處于決戰階段。當時,陳溪人民的覺悟已普遍提高,鐵心跟著共產黨的意志更加堅定。是年3月,干溪鄉民主政府和達溪鄉民主政府相繼成立。至此,陳溪(時稱干溪、達溪)完全屬于新四軍浙東縱隊的勢力范圍。

新四軍浙東縱隊根據華東抗日戰事的需要,利用陳溪偏僻的地域優勢和優良的群眾基礎,2月起,在陳溪及周邊地區開辟了后勤基地,設立“九廠兩院”,即抗幣、糧票印刷廠、翻砂廠、軍械廠、皮革廠、彈花廠、織布廠、印染廠、被服廠、鞋底廠、醫院、浙東魯迅學院。在陳溪口茶廠設立后勤大隊部,統一領導“九廠兩院”的工作。當時的陳溪承載著特殊的使命,陳溪人民投入到了光榮的革命和生產斗爭之中。

上虞黨史專家表示,“九廠兩院”從1945年2月開始創辦,到9月底隨著新四軍浙東縱隊北撤而關閉,時間不長,但作用巨大,意義深遠。期間,軍民同心,確保“九廠兩院”安全、高效運作,為前方制造、輸送了大量的軍需物質,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目前,浙東新四軍后勤基地紀念館已列入首批紹興市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現場教育基地、第九批紹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紹興市紅色旅游教育基地、上虞區青少年紅色教育基地、上虞區黨史教育基地等,也是竹隱陳溪景區“紅綠互動”休閑旅游中最重要的紅色景點。